高中一同学,每次买了新书,总喜欢在扉页写上自己的名字,并随后缀上“惠存”二字。当时我挺懵懂无知的,只觉得“惠存”二字很书面、很雅致,对同学的兰心蕙质很是刮目相看,只是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贻笑大方。
“惠”在金文中,上面是一个纺纱的转轮形状,代表纺织,下面是一个“心”形,表示善良温柔。所以,造字的本义表示女子能纺纱织布,操持家务,且心地美好,与人为善。古人称善于理财为“贤”称心灵手巧为“惠”。我们通常说某女子贤惠,就是指她既善于理财持家,又温柔善良。《诗经•北风》中有“惠而好我,携手同行”,那个男子想携手一起私奔的就是心目一位温柔善良的女子。
《说文解字》中释义:“惠,仁也。从心,从叀。”,认为“惠”就是仁厚。
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里,惠有四种意思:一是给予或受到的好处,如恩惠。二是指给人好处,如平等互惠。三是敬辞,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,如惠临、惠顾。四是姓。五同“慧”。
孟子说“分人以财谓之惠”。惠,最通常的意思是给人好处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,得人好处心满意足,所以惠字是个让人皆大欢喜的词。
对国家来说,《周书•谥法》说“爱民好与曰惠。柔质慈民曰惠。”所以政府要亲民爱民,就得经常有惠及民生的惠民政策。比如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,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、城市的两限房、经济适用房政策。
对邻邦来说,经贸往来有最惠国待遇。不过读中国近代史的时候,清政府被迫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不少丧权辱国的最惠国条款,让人扼腕痛恨。国与国之间和人与人之间一样,也应该是互惠互利的。
对文人来说,最风雅的是惠风和畅之日,三五好友出游饮酒作诗。我不会作诗,但好饮酒,善背诵。颜真卿的“不是中情深惠好,谁能千里经远行”和《兰亭集序》里“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”以及《诗经》里“终风且霾,惠然肯来”等句子也够我滥竽充数三斧头半。
虽然孔子说,“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、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”,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,他们胸怀远大,视野开阔,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,而小人只知道思恋故土,小恩小惠,考虑的是个人和家庭的生计。但对老百姓来说,经济实惠才是最重要的,他们最盼望的就是有客户源源不断的惠顾、惠临。家门口的夜市上有家卖鸭脖子的,每天高音喇叭反复灌输给行人的就是八个字“经济实惠,好吃不贵”。
惠姓,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,但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姓氏。我印象深刻的惠姓人物有两个,一是惠子,就是那个总和庄子辩论抬杠、表面不和、但实互为知己的名家开山鼻祖惠施,成语“惠子知我”说的就是庄子和惠子的典故,比喻朋友相知很深;一是惠能,就是那个没什么文化但悟性极高、以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偈语赢得禅宗五祖衣钵的六祖惠能,也作慧能。
我身边以惠入名的朋友、同事却不少,大概是取其“仁厚、温柔、施爱”之意吧。春秋时有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几乎人人皆知,但他的本名为展获,字禽,又字季,所以又称柳下季。其实,“柳下”是他的食邑,“惠”则是他的谥号。是后人称他为柳下惠。
中国乃礼仪之邦,尤其在乎语言的艺术。“惠”也是文人雅士之间经常用的一个敬辞。比如“惠存”,意思是请保存,多用于送别人照片、书籍等纪念品时所提的上款。而我同学自己买书落款自己惠存,就显得不合时宜了。
当然如果有秀外惠中之人赠我以书,我定会欣欣然遵命“惠存”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苟探长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ongtimes.com/124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