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身边有这样一位朋友,他十分热衷于佛学。我也经常和他在一起喝茶讨论佛学,有一次,我们在一起研究一本南怀瑾先生的著作。南怀瑾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佛学大师和国学大师,他自幼便熟读经典,在佛学等相关领域的造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。
在先生的这本书中,提到了人们常念叨的一句佛语: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我发现在先生的书中,对这句佛语做了很深的研究。
“南无阿弥陀佛”这句话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,无论是电视剧里还是书本上,无数信佛的人也经常双手合十默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。那这句话究竟有哪些含义呢?
我们仔细研究了南怀瑾先生的著作,并简单归纳了一下:
01阿弥陀佛中“阿”是念“a”还是“o”
“南无”的读音基本上没有争议,读作“那摩”。唯有“阿”字的读音带有很大的争议,有部分人认为读“a”,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读作“e”,比较普遍的是认为读“o”。南怀瑾先生在仔细研究了佛学经典后,得出的结论是:“阿”读作“a”。
先生解释说:
‘a’是众生第一音,当一个生命初次降临在世间,他发出的第一个音就是‘a’,这个音代表了初始、生命、向上等,这是与佛语的意义相通的;而‘e’和‘o’则犹若堕落沉沦之音,这与佛语引人向上的含义是不符合的。
这句佛语出现的场景可以是生死、病灾、渡难、功成等等,可以说生活的大部分场景都可以默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它代表了默念者心里的期盼,希望事情朝着积极光明的方向发展,必定是要用一种高昂、积极的语调读出来,那就是“a”。
南怀瑾先生认为读佛语的感情基调会影响它传递给我们心灵的力量,“阿弥陀佛”代表的是美好和正能量,所以我们要用“众生第一音‘a’”来表达。
02阿弥陀佛所代表的意义
南怀瑾先生说:“即使一部佛经都没有读过,只要真正理解‘阿弥陀佛’的含义,也就明白了佛法的奥义。”
可见这四个字所代表的含义有多么深刻,它包含了佛教至高无上的智慧。所以理解它是很难的,我们借助南怀瑾先生的解释,简单阐述一下。
先生说:
在梵文中,‘阿’指的是无量、无边、无际、空、大、清净等……弥指的是时间、寿命无限的意思;陀指的是光明。
总结来说,“阿弥陀”代表的是无限的光明和无限的寿命,也就是无量光、无量寿。它代表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夙愿,希望得到和平、幸福、快乐和健康。
它也引导着人们向往内心的纯净世界,也代表了佛法的根本,佛法慈悲,世间大爱。它引导着每一位说出佛语的人向善、真诚、平和。让每一位学佛、信佛的人可以慢慢领悟佛学的真谛,佛之大爱普及众生。
人生在世,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劳苦奔波一辈子,到最后还是得不到心里的宁静,等到人过半百,才开始接触佛学,然后发现世俗百态,皆为名利所困,唯有智者在寻求内心清净,其实一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就足够了。
03持名念佛的三种法门
念佛就像学生做功课,是学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。因此,它也有多种不同的方式,而每一种方式都有不同的佛学意义。
南怀瑾先生说:
念佛是学佛的基础,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,佛法慈悲,一语之间便能见世间大智,所以学佛要潜心念佛。
先生进一步解释道:“‘念佛’有三种法门。”
1、出声念佛
南怀瑾先生说:“出声念佛就一定要吐字清晰,要句句有力,心里还要纯净无杂念。”
念佛不是“念”出来就好,佛语要发自内心,声音只是载体,它传达的是我们对“阿弥陀佛”这句话的理解。
如果嘴上在大声念,心里却想着九霄云外的事情,那么这样的“念佛”是没有意义的,也是没法领悟佛学的真谛。
先生指出,要克服心猿意马的情况,就要在念佛前平静自己的内心,在心中装进光明,不实不虚不满不空,才能感受到佛语的力量。
2、微声念佛
现实生活中,有时候并不适合出声念佛,比如公共场合,周围都有人的时候,声音过大可能会影响他人,这时候就需要先生说的“微声念佛”。
先生解释说:“微声念佛,自闻自省。心动然后嘴动,气息是载体。”
微声念佛与出声念佛一样,要求字字连续、吐字清晰,还要用心去感悟自己所念的佛语,用“阿弥陀佛”去除心里的杂念,借助佛语的引导来寻求心里的光明。
3、瑜伽念佛
前面两种实际上比较简单,只要做到声音和内心一致就好。
南怀瑾先生说:
比较困难的是瑜伽念佛,它要求身体、声音、内心都在一条线上,三者达到一致才能进入瑜伽念佛的境界。
这种念佛是一种很高的境界,它已经不局限于念出来,它还可以存在于大大小小的生活中的事,所以它实际上强调的是时时心中都要有“阿弥陀佛”。
不论是默念也好,大声念也好,甚至是不念也好,只要把它装进内心,就是在诵读佛语。
其实不论是哪一种念佛,它只是一种方式,最终都是为了要引导自己的内心。
看过南怀瑾先生的著作后,我和朋友都感受颇深,原来如此简单的一句“阿弥陀佛”都蕴含了如此深刻的道理,可见佛学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。
真正领悟了其中的深意,哪怕只是一句话,也能受用无穷。
其实学佛就是度心,要学会用善良的心来引导自己的生活,让生活也充满智慧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苟探长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ongtimes.com/1264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