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媒体强调信息扩散和观点输出,现在有一种自媒体打法很流行,作者自己不说观点,而是将镜头对准街边群众,将话筒交给他们,向他们提问,让群众自己说出各自的观点,这就是“街访”。
当然了,毕竟每个街坊的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都不一样,所以很多“街访”的效果也就参差不齐,要不就是受访者不知所云,要不就是对方词不达意,说话有些云山雾罩。
这不,有位比较喜欢问相声圈事情的作者街访了一位北京大爷,让他评价一下郭德纲相声,虽然这位大爷说的话有些磕磕绊绊,但其内核意思笔者听懂了,而且让人惊讶的是,这位大爷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说出了最真实的道理,也就是,话都在点儿上。
一、损人利己的相声不好
这位大爷对自己为什么不喜欢郭德纲相声说了很多,首先一个就是他的相声老损人骂人,这样不好,损人利己。
毕竟是老年人,不太懂相声行话,估计他想说的就是郭德纲相声里的那些伦理哏,多说一句,伦理哏不光是包括辈分伦理,也包括两性关系上的伦理。
你别说,郭德纲在伦理哏这方面确实是大拿,笔者听了几十年相声,如果加起来有一百句伦理哏的话,郭德纲一人能占了八成。
伦理哏在相声里不是不能使,但要注意数量、尺寸和场合,这一点郭德纲确实把握不好,可能也是习惯了,毕竟伦理哏简单,不用费脑子,六七岁小孩都知道拿伦理哏取乐,没什么技术含量。
二、郭德纲不注意社会效益
除了相声的具体缺点外,这位大爷还把郭德纲的相声拿到了更高的层次上衡量,笔者将其归纳为四个字:社会效益。
大爷的原话是“没起到新一代的作用”,核心意思是郭德纲的相声只顾赚钱不怎么顾社会效益,也就是引导观众向更高更好的层次发展,而不是为了赚粉丝的钱一味迎合低级趣味。
有人可能会说,商人在商言商,和社会效益有什么关系?
这话对于郭德纲来说有两个方面不适用。
首先,郭德纲打的旗号是相声,而相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文艺战线轻骑兵,其作品和表演是应该顾及社会效益的,就像我们不能容忍“比基尼京剧”一样,不可能什么东西都彻底商业化,文艺和娱乐都必须有底线。
如果郭德纲不想受这个束缚,那可以把德云社的表演项目改一个名字, 自己造一个和相声不搭边的东西,总之就是别打相声旗号,打了这个旗号,你就得承担相声行业的社会责任。
其次,不管哪个行业哪个公司都必然要顾及社会影响,公司越大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,这一点德云社当然不能例外。为什么我们要自觉抵制劣迹艺人,因为劣迹艺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,这是同一个道理。
之前郭德纲在接受杨澜采访时曾得意说道:相声行业全听我的,保留四十位体制内演员做宣传,其他所有演员都推到市场上自生自灭,两年就能再现辉煌。
通过这段对话你就能看出来,郭德纲的心中根本没有“文化战略”这个概念,他脑子里几乎全是怎么去迎合市场利用市场赚钱,根本没考虑过相声行业和自己的德云社所应该背负的社会责任。
德云社的相声遭受那么多差评,根源其实还在郭德纲的指导思想,只顾经济利益不顾社会效益。
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难道郭德纲没学过也没读过这句话?
三、郭德纲走红是因为站在了风口上
笔者之所以愿意写这位大爷,是因为他确实有一定见识,连“风口”这个金融和创业圈的流行概念也非常懂。
他认为,郭德纲走红是因为他处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,不存在什么“郭德纲拯救了相声行业”这个说法,没有他一样有别人起到这个作用。
这话如果全面客观去理解,当然是有道理的,打个比方,如果把郭德纲的相声放在八十年代,就怕熬不过严打。
郭德纲的成名有其个人因素,比如他和团队比较擅长的炒作,每打一个官司名气就涨一波,这话张国立当年和侯耀华演小品时就说过。
还有他比较喜欢通过树对立面的方式做人设,骂同行尤其是名气最大的同行,这样给自己吸粉造人设,等他自己成名之后他怕别人效仿,于是就有了“骂一句郭德纲大红大紫”。
但究其根本,郭德纲相声还是吃了时代的红利,本质上跟那些网红也有相似之处。
四、老百姓喜欢什么样的相声
老大爷不太会表达,但他举了侯宝林经典相声《夜行记》的例子,意思很简单,你看人家是在表演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,但人家就能说得很好很文明也很可乐,不骂人不损人老百姓特爱听。
其实,大爷想说的就是,老百姓喜欢雅俗共赏的相声。
笔者不止一次在文章里说过,什么样的相声才是好相声,最起码能让老年人、中年人、男人、女人、姑娘、小伙和孩子都能听都爱听的相声才是好相声。
说在最后,这位大爷对郭德纲相声的评价虽然话有些糙,但理不糙,几乎都说在了点子上,非常好,也值得为其点赞。
所以,在这位大爷街访视频的评论区里,网友们齐刷刷持一边倒的态度,认为大爷说得中肯到位。
也许这就是那句老话吧,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苟探长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ongtimes.com/1328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