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者去世三年(还没拿到翻译费)

10月15日,出版人杨全强在微博上公开发文,并艾特河南大学出版社,为其策划图书的译者讨要拖欠数年的翻译费。

未付款的两本书,分别是《猫眼》和《德里克·沃尔科特诗集:1948-2013》,其中《猫眼》出版于2020年10月,译者杨昊成已于三年前因病去世,如今,三年都过去了,翻译稿费却还未支付。

微博发出后,很快就引起了出版界人士的关注,仅仅三天时间,就有了3000多的转发量,而河南大学出版社,不仅置若罔闻,还在第一时间开了评论精选。有媒体多方联系河南大学出版社,都没有结果,在微博发的私信也没有回音。

杨全强的“讨薪”微博的发出后,网上有很多网友爆料了河南大学出版社的欠薪“黑历史”。其中“撒把芥末”创办人颜峻称,河南大学出版社,是有组织有预谋地拖欠稿费,杨全强的情况不是个例,而是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情况。
有媒体评论称,按时按合同支付稿酬,本来就是行业的最基本底线,如果这样的最低底线,都置若罔闻,一再踩踏,对自毁形象也完全不在乎,那它就离被淘汰也就不远了。

译者去世三年(还没拿到翻译费)

据资料显示,河南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2月,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,河南大学主办,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一家综合性大学出版社。
有网友称,一些高校的出版社就是在高校内部的一幢楼,其实就是学校相关部门在负责管理,所以挂了大学名字的出版社出事了,大学也不是一点责任没有。

另外,最近出圈的河南卫视,前段时间的“中秋奇妙游”里,不也出现了未谈妥稿费,就在节目里使用某插画师作品的情况?
本就是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工作,这类职业,大多数都仅凭一腔热血和热爱去工作,收入反而没那么好, 而就这样的稿费,也要拖欠,非人哉!!!

如此无故欠薪,怎么对得起译者的辛勤付出呢?简直是自掘坟墓式的欠薪!是不是每本河南大学出版社的书都是带血的馒头?

为什么一直只是讨薪呢?因为走司法程序,可能是更麻烦甚至有代价的一种选择。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怪象呢?一个人的稿费没有什么,一群人稿费就不是小数目,存银行里,拖个几年,老板腰包也鼓了,员工福利也有了,何乐而不为?诸位,还是尽量远离这类单位吧!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苟探长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ongtimes.com/9146.html